笔趣阁 > 科幻异能 > 神弃 > 第43章
    希伯莱点了点头,他透过后视镜,望向在后座上呼呼大睡的弥赛亚。
    一如当年。
    他突然笑了一声,舒了一口气喃喃道:“重新认识一下吧,我的老伙计。”
    *
    与此同时,光明城的地下城。
    bid接到匿名报警电话之后很快就出动了,薇芙丽带着一群人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地下城入口的时候,希伯莱一行人早就开出去十几公里了。
    警车横七竖八地停泊在地下城的入口,警戒线拉起来的时候,一群人围在外头看热闹。
    薇芙丽打开车门,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接到报警说这里有非法仿生人虐.杀秀?”
    她旁边的士兵马仔似的,点头哈腰道:“是,好像是另一批自我意识觉醒的仿生人。”
    “人员伤亡情况?”
    “无人死亡,有三名人员受伤,其中一名还是因为跑得太急了,被踩踏致伤。”
    薇芙丽一哂:“爱看这种东西,没死都是便宜他们这群变态了。”
    士兵接着说:“酒吧老板说晚上的那个仿生人后来就失踪了,没人看见往哪儿去了。”
    “老板已经扣在那里了,您看着什么时候提审。”
    薇芙丽闻言冷笑一声,寒声道:“也真是奇了怪了,五年前仿生人还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工具,比狗还乖。”
    “现在捅出这么多篓子。这个月接到仿生人恶意伤人的案子比我他妈抽的烟都多。”
    “真是活见鬼了。”
    她将剩下的烟屁股甩手扔进一旁的垃圾箱,垂眼从士兵手上接过信息板,随手翻了两下,皱眉道:“没有目击证人?”
    士兵点点头:“仿生人失控的时候,群众都忙着逃命了,没有人看见到底发生了什么。”
    “虐.杀圈是怎么打开的,有线索了吗?”
    士兵摇摇头:“技术小队正在研究。”
    他话音刚落,薇芙丽眉间的沟壑加深了几分,她将信息板啪地一下拍在士兵身上,兀自向地下城走去,高声道:“把整个地下城所有的天眼设备都调给我看。”
    士兵忙不迭地跟了上去,他们跨过满地狼藉,还有几个不省人事的酒鬼昏死在地上。
    薇芙丽望着他们一哂,讽刺道:“心真大,3038还敢这样睡在大街上。”
    “带下去,他们指不定知道什么。”
    士兵转手吩咐后面的人将地上几个酒鬼带下去,给薇芙丽递上地下城的天眼录像。
    薇芙丽接过手直接拉到最后,却发现录像停在了暴.乱发生之前,不由得皱眉道:“怎么回事?”
    士兵摸了摸脑袋噤若寒蝉,觑着薇芙丽的脸色小心翼翼道:“这儿的天眼路线只留到了暴乱发生以前。”
    他顿了顿:“那仿生人逃出来之后,整个地下城所有的天眼都被信号屏蔽了,什么也没录上。”
    薇芙丽狐疑地望了他一眼:“那仿生人呢?”
    士兵眨了眨眼睛,不解道:“失踪了呀。”
    “我问所有的仿生人。”薇芙丽四下环视了一眼,一个后撑手跳上了高台,审视着虚拟屏幕背后的电子虐.杀圈,“干这个勾当的,可不会只有一个仿生人。”
    暴.力,血.腥,虐.杀。
    人类的喜好还真是相当复杂。
    那士兵一愣,随即垂下头:“是,我立即去调差。”
    “等等。”薇芙丽突然出声道:“我要你检查整个地下城所有的数据脉冲和数据流干扰,有异常数据立刻向我报告。”
    片刻后,薇芙丽手上拿到了整个地下城的数据报告。
    她望着报告上的那些数据,眼皮一跳。
    ——数据脉冲与数据流干扰数值均在正常水平内。
    这意味着没有人通过数据干扰控制过地下城的安保系统与仿生人。
    鬼才信。
    薇芙丽皱着眉,不耐烦地又翻阅了几页报告。
    在报告的末尾,士兵贴心地笔记道:据数据显示,仿生人在被不明程序强制唤醒后的数秒内,因不知名外部力量而重新陷入睡眠。
    不知名外部力量……
    薇芙丽眉头微蹙,失踪的仿生人,怪异的现场……
    她心头忽然涌起一丝莫名熟悉的感觉。
    “士兵。”她唤道。
    “是。”
    薇芙丽双眸微眯,皱眉望向地下城毫无外部损伤,却被突然中断的天眼设备。
    她说:“检查生物电和神经脉冲数值。”
    士兵不明所以:“长官……”
    他打开数据检测板。
    生物电和神经脉冲是最不常用到的检查指标。
    在赛博朋克时代,数据即上帝,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寄生于万维网之上的产物。
    士兵有些困惑地摁下检查按钮。
    然而几秒钟过后,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检测板,几乎是颤抖着说道:“长,长官!报告!有发现!”
    薇芙丽眉毛一挑:“说。”
    士兵结结巴巴道:“检测到神经脉冲高峰,峰值达到了……达到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薇芙丽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数据面板。
    这个峰值。
    她深吸一口气,意味着任何能发出这种强度的神经脉冲的生物
    ——都远远超出正常人类水平。
    她死死地盯着数据,冷笑一声:“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