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合其它 > 好友 > 第533章
    .
    我并非读者,这篇小结只是我从作者的角度拆解了一下全文,评价了一下自己的写作。写作和阅读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譬如读者完全可以给作品贴“丧尸”“权谋”的归类标签——对作品本身进行评价的权力,一直在读者手中。对作品评价而言,评价技巧有一定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里面有没有读者的感动。唯有希望这部作品在某些片刻,给读者带来了这样的感动。
    .
    .
    ====
    后记·猛志固常在
    .
    创作的感受最初如同一团火焰,我焦灼地追逐它,我以为《好友》会是我最好的作品,现在这种焦虑感已经退去,我张开手心,创作不再灼热,而是温和地流动于我的手中。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区别绝不在于长短,它们的写作结构并不相同,在短篇《爱神之门》后,我完成了一部自己的长篇代表作。
    .
    -
    这是一场漫长的写作,有时候难免绝望。写《好友》或者说写一篇没有热点的长篇网文,让我一度非常没有自信。流量时代,糊是原罪,在数据的封冻和最初的一些我不太能理解的指点批评下,我灾难性地怀疑,自己写了全网站最差劲的东西。
    .
    《好友》可以算作古耽频道比较典型的冷门案例:不能自带基础读者、无预收开始连载,无热点、长篇、正剧、名字太正常……因此基本没有流量。在连载期,到正文结束,《好友》的v章每章大概有20-60个读者,章评论一般有2条,这个数据对任何百万字长篇来说都足够致命——古耽这个频道本身不是很容易给作者良性的写作支持,写下去主要靠……我的信念感(苦笑)。虽然怀疑自己、虽然不停地有崩溃时刻,但有一股志气在,我说我一定要写完,一定。
    .
    -
    《好友》存在问题,但问题绝不在于书名,“好友”这个书名是恰当的,简短的书名有足够的力量指向作品的核心内容,佛玄之间的陪伴始终大于欲望。这部作品是一篇网文,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网文”可以指有着较为固定的写作模式的一类作品,也可以在更广义上指所有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形式,后者给予了写作更多的可能性,我更愿意将网文视为后者。
    .
    一些网文以讲故事为主,创作和单纯地讲故事不太一样,创作要求自我表达,作者应当具有独立性格、作品应当具有主题内涵——创作是要给出一些不可复制的东西,给予读者触动。因此,对于写作,以及更广义的创作,我始终认为,创作者应该有自己必须坚持的东西。如果一位创作者不相信自己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好的或者更特殊的作品,那我不知道ta是在创作什么:如果他们给了你画好线的纸,不要按着线写(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
    -
    荣耀属于文艺,而非创作的过程,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痛苦和疲惫的情绪,这是非进入其中者不能见到的创作的暗面。拿出勇气是必要的,忍受同样必要——我在这场写作中得知,原来,对情绪的调整与创作本身一样重要,都是创作者的必修课。
    .
    感谢一路陪我走过来的朋友。谢谢我的小黄鸭。我的小黄鸭不知道我在写作,但是知道我在追逐什么东西,有一次格外认真地对我说:“请务必再坚持一下”。太寂寞的长途,再坚持一下,我终于走完。谢谢fox和小廷、面面给我无条件的包容,也谢谢小廷和面面帮我处理了一些和写作相关的事情。
    创作本身不易,叠加读博的学术压力和写文的无限遇冷,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非常迷茫,我拿起自己的笔,似乎从任何方向都没有给自己指出一条生路,痛苦至极,我想可能找个饮品店去做柠檬水,我会更有获得感——在这种境况中遇到阿香,是写作带来的奇妙缘分。亲爱的阿香,眼泪是我们走向彼此的桥,我们真的陪伴彼此走过了人生谷底,请相信谷底只是一段路,不会是常态,当谷底已过,此后无论再怎么走,都会是上坡路。
    .
    我不太喜欢将读者/作者的关系视为消费者/文字贩子关系,总觉得这是商业性的越界,阅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交易行为,而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交往,阅读的一个核心点在于“感动”。读者即是读者,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远远不能被一种简单的消费关系所概括。
    感谢几位读者的陪伴。谢谢玉汝、柚子等读者,选择追连载像是一次冒险,谢谢你们选择信任一篇未终结的写作,相信它会完成。谢谢阿钰的长评,它是雪里的炭火。投雷和灌溉营养液都有记录,同样感谢投雷和灌溉的读者,所有心意,《好友》都有收到。
    .
    -
    作者与作品本身并不等同。读者会从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诚意,但不必移情于真实的作者,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不关注我本人。作者、作品、读者——在后记的最后,我将自己移出:
    在今天,我已经将我能给作品的所有东西都给了它,作品已经完成,从此,它就交托到读者手中——不论路好不好走,我都只是陪作品走一段路,当作品完成后,我就退出了那个世界,而读者群体会陪它走接下来的所有路。
    请后来的读者不要问为什么这部作品的数据这么糟糕,《好友》像是一部没有被院线排片的电影,没有得到多少被看到的机会。对作品进行批评的权力,已全部交到读者手中,如果读者觉得《好友》值得,就请推荐它吧,“借汝之光,得见光明”——请给它更多被看到的机会、让它在读者的阅读中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