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英公务员 > 第1095章
    当时为了遏制法国在战后的霸权,英国就曾经恶心法国过,这一次再次让法国人不高兴似乎也没什么。
    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当时英国是霸权不稳,但霸权还在英国手中,英国不仅是恶心了法国,还把美国恶心一遍。
    而现在美国处在当时英国的位置上,英国当然不能自己出面得罪法国人。武装德国意大利这件事,由美国开口合情合理,英国没理由得罪法国人。
    国力的此消彼长,迫使英国不能在把自己当成那个仲裁者了,哪怕现在法国的国际地位还不如一战之后,更容易被拿捏。
    蒙巴顿更多角度上,是阐述英国已经认可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地位。当前英国更加注重的是,尽可能的追求国内的幸福感,简单来说就是承认日不落时代已经过去了。
    “英国只有五千万人,法国比英国人口还要少,比利时荷兰也算在一起,也动员不出来多少军队和苏联对峙,伦敦很明白美国在欧洲安全上的重要作用。只是朝鲜战争牵扯了美国的精力,这也是伦敦一直坚决反对美国介入朝鲜战争,希望战争早些结束的原因。”
    其实按照蒙巴顿本人的作风,会更多从个人人脉上的角度上解决问题。但他有一个女婿,女婿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数据不会骗人。
    数据当然会骗人,只不过数据骗人的时候,更容易被塑造成客观现实。所以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利用上,破坏力会更大。
    李奇微对重新武装这种事并不陌生,本时空他来欧洲之前,就是关照日本自卫队成立的将领,可以说类似的事情他已经做过一次了。
    现在很明显,欧洲这边的局势更加严重,毕竟欧洲这边的苏联重兵集团,可不是放在远东的二线部队可以相比的。
    华盛顿早有重新武装德国意大利的想法,毕竟之前的战败者,哪有现在的苏联来的威胁大?现在有了英国至少是默认的态度最好不过。
    已经收到了英国善意的李奇微,对这一次的伦敦之行感到满意,非常愿意就此奔波。
    北约总司令李奇微的表态,差点让蒙巴顿评价为可靠,可靠的评价没说出口,但也用十分感谢的态度,盛赞美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
    说服李奇微的蒙巴顿,主要核心论点是日不落时代已经过去了,英国也接受了。
    可另外一个场合则截然相反,艾伦威尔逊在面对法鲁克一世的时候,着重于日不落帝国的时代还没过去,虽然表现的没那么明显。
    和埃及国王的沟通,艾伦威尔逊的目的是在不受境外势力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一国对一国进行沟通,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强国和弱国就喜欢这么沟通,这么沟通往往更加容易。
    为了美国不用同样的办法对付英国,所以英国才要牢牢抓住欧共体的利益。
    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艾伦威尔逊让妻子邀请蒙巴顿夫妇来到家中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女人收拾餐具,翁婿两人则交流今天各自的工作。
    “其实重新武装德国和意大利,对英国是有好处的。肉眼可见的未来,德国境内的驻军根本不会离开,德国注定是一个无法逃脱掌控的国家。就算是重新武装也不会有再次开战的能力。”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道,“如果对抗苏联的重任仅仅依靠英法两国,国家的军事开支一定会居高不下,就算是拿出来庞大的军费,也只能维持现有的武器装备。”
    “正常的更新换代还是会受到影响,皇家海军已经算是受到影响最小的军种,海军的特质决定了,不论是追赶还是按部就班的更迭,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一点让德国和意大利重新武装,我们就可以把军费投入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德国人口还超过英国,意大利人口也比法国多,增加这两个国家的军队。欧洲压力就会大大减轻,这样我们的军费就有了优化空间。”
    艾伦威尔逊并不是在撒谎,意大利人口比法国还多三百万,同样联邦德国的人口比意大利还多一些,这都已经建立在苏占区一定程度上封住了人口外逃的趋势。
    “就像是一战之后,张伯伦首相和希特勒签署的海军条约一样?部分认可德国的重新武装,用来对抗苏联?”蒙巴顿将军歪着头询问,“是这个意思么?”
    “是也不是,这个例子有待商榷。驻德盟军不会再让希特勒重演。”蒙巴顿倒是没什么顾忌,差点让好女婿没法接了。
    步骤和目的固然是差不多,但环境已经大变样了,当初张伯伦不能控制希特勒,不代表现在的英美法控制不了半个德国。
    不过蒙巴顿也同意一点,对德国和意大利的重新武装,在军事开支上的回旋余地更大。
    只要能够保留海军更迭的可能,他不在乎两国是不是重新武装了。
    李奇微确实很愿意把在日本做过的事情,再从欧洲复制一遍。
    返回巴黎北约总部之后,很快就和华盛顿取得了联系,对重新武装德国和意大利充满了热忱。
    面对华盛顿的疑虑,李奇微则表示,难点在于法国,不过只要英国不出声,想要让法国默认现实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李奇微信心满满的和华盛顿沟通的时候,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有一个前途无量的白厅官员,其实对法国未来退出北约这件事,心里更加愿意默认现实。